[1]惠 琼,吴 锐,张雨明,等.【2020IFAM】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之大会精彩报告纪实[J].中国材料进展,2020,(11):798-802.
点击复制

【2020IFAM】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之大会精彩报告纪实()
分享到:

中国材料进展[ISSN:1674-3962/CN:61-1473/TG]

卷:
期数:
2020年第11期
页码:
798-802
栏目:
出版日期:
2020-11-3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Focus on 2020 International Forum on Advanced Materials
作者:
惠 琼吴 锐张雨明王 瑶费蒙飞王嘉琦
《中国材料进展》杂志社
关键词:
绿色材料冶金 电子材料材料制备应用超材料高层论坛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材料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冶金工程为材料工程提供原材料保障。历史上材料与冶金技术领域所产生的颠覆性技术,不仅颠覆了本领域的传统生产工艺,而且对其他领域以及人类生活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环境恶化日益严重,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式发展方式难以为继,材料与冶金技术领域的发展受到严重挑战。开发绿色综合效能高、环境负荷低的的材料与冶金技术,降低材料在资源开采、生产、运输、使用、废弃、回收、循环利用等环节的环境影响,对促进基础材料产业的绿色转型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材料与冶金主题由徐惠彬院士和魏炳波院士主持。北京工业大学聂祚仁院士、西北工业大学介万奇教授、昆明理工大学杨斌教授分别作了题为“生态环境材料与材料生命周期工程——理论与实践”、“复杂合金的凝固控制及其应用”、“有色金属真空冶金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的报告。 电子材料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是电子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于衡量一个国家的国力、国防、国民经济现代化水平及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电子材料行业整体实力稳步增长,在中低端领域,国产电子材料已经占领国内市场,但在高端材料领域,仍然多数依赖进口。我们迫切需要夯实电子材料技术发展基础,着力突破现有市场格局,以提高电子材料技术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支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电子材料技术与应用主题由王玉忠院士和李卫院士主持,浙江大学杨德仁院士作了题为“铸造单晶硅的生长和应用”的报告,清华大学郑泉水院士作了题为“结构超滑技术的重大机遇与挑战”的报告。
Abstract:
新材料是国防领域技术换代升级的保障,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石。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传统材料的高端、关键产品研制和自主保障,更是需求迫切、市场广阔。材料的元素组成、缺陷、界面、微观结构及形貌、宏观应力等各尺度特征,综合决定了材料的应用性能和制备加工性能,制备加工过程又反之影响其微观组织的特征,在各个尺度剖析结构组织的演变过程和作用机理,进而根据基础研究成果,设计、优化材料组成、组织和工艺,是实现先进金属、先进高分子等传统材料性能突破和创新研制的必由之路。要实现自主发展和产业应用,还要重视发展制造装备和工艺标准。材料制备与应用主题由朱美芳院士和李贺军院士主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蒋成保教授作了题为“稀土磁性功能材料设计,制备及应用”的报告,西安交通大学单智伟教授作了题为“金属材料变形与损伤机理的原位研究及其应用”的报告,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汤慧萍教授的报告题为“粉末床电子束3D打印技术研究进展”,太原理工大学郑强教授的报告题为“多组分多相高分子材料流变学理论及其应用”。 超材料通常具有人工结构、负物性参数等超常性质,其性质主要决定于人工结构。超材料的重大科学价值和诸多重大应用已受到国际上的广泛重视,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经过多年的发展,超材料已涵盖电磁、光学、声学、力学、热学等领域,与光子晶体、等离基元、吸波材料相伴发展,超材料与常规材料的融合成为重要发展趋势,成为材料学科活跃的研究领域。该主题大会报告由谭天伟院士和宫声凯院士主持。清华大学周济教授作了题为“广义超材料:超材料与常规材料的融合”的报告;西安交通大学徐卓教授作了题为“高性能透明压电材料”的报告。

备注/Memo

备注/Memo:
策划:贾豫冬 编辑:惠 琼 吴 锐 张雨明 王 瑶 费蒙飞 摄影: 王嘉琦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