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年2月2日
已经查看了235次
强化顶层设计
为镁行业发展指明方向
2022年11月10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在安徽池州市组织召开了第一届“3+12”镁产业链高峰论坛,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范顺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会长林如海、秘书长孙前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镁产业聚集地三家地方政府和镁产业链的12家骨干企业,市场占比近90%。会议围绕推进镁产业高质量发展达成5项共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创镁业新时代;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镁产业升级改造;坚持扩应用,建立和完善镁应用产品的标准体系;坚持市场化方向,支持镁产业集群化、园区化、差异化发展;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双循环”健康有序发展。
国家各部委出台多项产业政策
支持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
2022年1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了相关目标:到2025年有色等重点行业工业固废产生强度下降57%,镁还原渣综合利用率应不低于70%;鼓励镁冶炼企业积极研发镁还原渣综合利用技术,利用镁还原渣生产镁渣硅酸盐水泥等建材产品,减少废渣排放。
工信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
《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
2022年6月29日,工信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重点工业行业能效全面提升,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显著提高,有色金属行业重点产品能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将大直径竖罐双蓄热底出渣炼镁列入重点行业节能提效改造升级重点。
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
《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2022年8月1日,工信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与用能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十五五”期间,基本建立以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确保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大直径竖罐双蓄热底出渣炼镁等技改工程再次被列入重点行业达峰行动。
四部门印发
《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
2022年9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原材料品种更加丰富、品质更加稳定、品牌更具影响力;高温合金、高性能特种合金等对重点领域支撑能力显著增强;鼓励陕西镁产业等具有区域特色的原材料产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公开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
2022年10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公开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镁合金材料及其深加工再次被列入全国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全国有20个中西部省区将镁合金材料和加工项目被列入本省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类目录。
镁冶炼再次被列入2022年度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遴选工作
2022年10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2年度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遴选工作。依据国家强制性能源消耗限额标准和高耗能行业能效标杆水平,实施范围包括钢铁、焦化、铁合金、电解铝、氧化铝、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镁冶炼等24个行业。
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2022年11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要强化镁等行业政策引导,促进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推广绿色低碳技术,大力推动先进节能工艺技术改造,重点推广大直径竖罐双蓄热底出渣镁冶炼技术,重点研发镁冶炼还原剂替代、再生镁提纯等技术。
工信部、国家药监局组织开展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
2022年12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监局联合印发通知,组织开展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将聚焦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三大重点方向,征集遴选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单位集中攻关,重点突破一批量大面广、技术先进、带动性强、安全可靠的标志性生物医用材料,材料性能符合临床应用要求、形成稳定可靠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加速在相关下游医疗器械产品领域实现落地应用;可降解医用镁合金材料入选。
加强交流,策划“镁业周”,全力构建镁行业最权威的交流平台
2022年全国镁行业大会暨镁业分会第25届年会召开
2022年11月10日,由安徽省池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共同主办的2022年全国镁行业大会暨镁业分会第25届年会在安徽省池州市召开。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镁产业链的生产、贸易、终端应用、投资、科技等各个领域的专家代表以及新闻媒体代表等60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围绕冶炼、加工及应用等行业关心热点和焦点进行了广泛交流,得到了与会代表广泛肯定。为打造“镁业周”,年会期间还举行多个会议:镁业分会五届二次理事会、第一届“3+12”镁产业链高峰论坛、镁领域标准化工作研讨会议暨《镁冶炼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6项轻金属标准工作会议、《轨道列车用镁合金挤压型材》等3项镁加工标准审定会、“节能服务进企业”暨清洁燃煤气化技术在镁行业的应用研讨会、第二届镁电池及其关键材料专题研讨会,不仅丰富了年会内容,而且各个专题很有针对性,很好地满足行业和企业的需求。
清洁燃煤气化技术在镁行业的应用研讨会召开
2022年11月10日,2022年全国镁行业大会暨镁业分会第25届年会会议期间,清洁燃煤气化技术在镁行业的应用研讨会在安徽省青阳县顺利召开。
会上,安徽科达洁能邵如意博士介绍了模块化梯级回热式清洁燃煤气化技术在镁行业的应用。该技术相对于传统气化技术,同等原料生产的煤气热值可提升20%,成本可下降15%。相较于镁生产工艺使用的其他热源,该技术可减少煅白过程中的能消耗,具有明显节能效果,运行成本更低。
随后,各参会人员一一发言并展开讨论与交流,大家对该技术给予了充分肯定也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镁领域标准化工作研讨会在安徽青阳召开
2022年11月11日,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的“镁领域标准化工作研讨会暨《镁冶炼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5项轻金属标准工作会”在安徽省青阳县召开。
会议就国家标准《工业硅及镁冶炼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1347(镁冶炼部分)的修订以及新编的4项行业标准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交流,为构建完善的镁行业标准体系建言献策。
强化行业规范引导
构造行业信用体系
工信部公布符合《镁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二批)
2022年4月27日,工信部发布公告,根据《镁行业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0年第8号),公布了符合《镁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二批)。
此次公告符合条件的镁冶炼企业有5家:山西八达镁业有限公司、山西瑞格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山西水发振鑫镁业有限公司、山西银光华盛镁业有限公司、山西东义煤电铝集团有限公司。
符合条件的镁矿山有2家:山西八达镁业有限公司、山西银光华盛镁业有限公司。
6家镁企获评2022年度有色金属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AAA”
2022年12月27日,全国有色金属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办公室公布2022年度有色金属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共评出34家“AAA”企业,镁行业有6家:山西银光华盛镁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云海特种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瑞格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山西八达镁业有限公司、山西水发振鑫镁业有限公司、巢湖云海镁业有限公司。
镁标准工作稳步推进
多项镁标准开始实施
构建镁冶炼标准体系推动镁冶炼行业升级
为推动镁冶炼行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镁业分会联合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委员会、府谷镁工业协会,提出了构建镁冶炼标准体系的构想,经过多方、多次协商,共同提出了《镁冶炼生产工艺规范》《镁冶炼渣回收处置处理规范》《镁冶炼污染物排放限额》《镁冶炼节能监察技术规范》《镁冶炼节能诊断服务指南》《镁冶炼二氧化碳核算方法与单位产品碳排放限值》等6项标准,并完成了材料申报工作。2022年,在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委员会努力下,6项标准的1项标准通过工信部原材料司行标立项审查、3项标准通过节能司国行标立项审查。
镁合金牺牲阳极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等两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据国家标准委发布信息,2022年3月1日起,10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和434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开始实施。涉及镁行业的标准有:GB/T24488-2021镁合金牺牲阳极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GB/T 26495-2021 镁合金压铸转向盘骨架坯料。
镁合金热室压铸机和镁及镁合金焊丝两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实施
国家标准委官方发布信息,2022年7月1日起,1项强制性国家标准、481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开始实施,其中包括GB/T 25717-2021镁合金热室压铸机和GB/T 41112-2021镁及镁合金焊丝两项推荐性镁标准。
《镁合金压铸件》等5项国家标准实施
2022年3月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国家标准GB/T 25747-2022《镁合金压铸件》《变形镁合金纤维组织检验方法GB/T4296-2022》《镁及镁合金板、带材GB/T5154-2022》《镁及镁合金热挤压棒材GB/T5155-2022》《镁及镁合金热挤压型材GB/T5156-2022》,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于2022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镁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镁产品呈多元化、高端化发展趋势
镁合金轮毂在高端车型上的应用已成趋势
汽车轻量化一直是汽车制造商发展的方向,其中,汽车轮毂的轻量化更是重点,镁合金作为最轻的工程结构金属材料,可使汽车整体重量减轻,能有效提升燃油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在节能减排的趋势下,锻造镁合金轮毂迎合了当今汽车轻量化和环保的需求,得到市场的青睐,其在高端车型上的应用已成趋势。目前,镁合金材料汽车轮毂被保时捷、法拉利、布加迪等高端车型采用。
镁锂合金助力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和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22年3月29日17点50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新建发射工位上,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改首次点火起飞。火箭顺利将浦江二号卫星和天鲲二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西安四方超轻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的超轻镁锂合金,大量应用在卫星预埋件、支架、壳体等结构件,助力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完成各个科研任务,为卫星的升天与遨游太空立下了汗马功劳。
2022年3月30日10时29分,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的方式,托举天平二号A、B、C卫星点火起飞,随后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本次所发射部分卫星大量应用了中铝轻研合金和西安四方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镁锂合金,如卫星舱板、连接件、帆板、壳体等,使其成功减重,大大提高了卫星的有效载荷量。
3C领域镁合金关键材料应用取得新进展
镁合金由于其轻量化、减震性好、散热快、电磁屏蔽性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3C产品中,被众多主流品牌认可。富士、索尼、尼康、佳能等数码相机中的骨架,华硕、联想、戴尔、微软等笔记本电脑外壳,苹果、华为等手机外壳等镁合金材料应用不断增加。瑞格金属提供的稀土镁合金被全新荣耀折叠屏手机外屏支撑结构采用、威海镁业开发的高导热镁合金新型材料已实现在5G通讯基站上批量化应用。
可吸收镁合金支架和镁合金空心钉投入临床使用
2022年9月,由百多力公司生产的Magmaris西罗莫司洗脱可吸收冠脉镁合金支架正式落地博鳌乐城,该药械用于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治疗。
Magmaris采用已获专利的镁合金材质制成,该镁合金可以在人体内完全降解为镁离子,并被周围的组织吸收或被排泄出体外。
2022年10月10日,苏州卓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镁合金空心钉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完成首例临床入组。
卓恰医疗镁合金空心钉是目前中国首例进入临床阶段的可降解镁合金空心钉产品,使用自主知识产权的ZHUOMAG医用镁合金制造。ZHUOMAG医用镁合金攻克了镁合金材料降解速率偏高和力学性能不足的难题,为骨折、错位或其他病理性骨改变后进行的重建手术,提供了安全便捷、固定牢靠、相容性好、可完全降解的植入物方案。
(未完待续)
来源:中国有色网 202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