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网站为什么显示成这样?

可能因为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样式,您可以更新您的浏览器到最新版本,以获取对此功能的支持,访问下面的网站,获取关于浏览器的信息:

正文

《中国材料进展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企业动态 > 正文

福建物构所在H2/D2同位素分离材料研究中取得进展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0年7月3日 已经查看了208次

氘作为氢的稳定同位素,是核聚变反应堆的主要燃料之一。同时,氘在民用工业及现代科学研究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氘在海洋中的天然丰度仅为156.25ppm,其分子形状、尺寸及热力学性质等与氢相似。因此,从氢同位素混合物中分离、纯化和浓缩氘分子具有挑战性。

  针对H2/D2同位素分离这一技术难题,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袁大强课题组,以有序微孔MOFs为吸附剂,通过自组装的低温气体穿透装置探究材料在高通量动态条件下的氢同位素分离性能,该研究为开发基于物理吸附的能耗低、投资少且工艺简单的选择性捕获氘气技术提供了实验依据。


  2019年,袁大强课题组与上海大学何翔课题组采用单一配体构筑了一例具有罕见CHA拓扑的微孔铜基MOF(FJI-Y11)。FJI-Y11具有高的热稳定性(210℃),且在较宽的pH (2~12)范围内表现出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理论计算表明,FJI-Y11框架中的强吸附位点与合适的微孔孔径(3.8)使其具有高的氢同位素吸附容量(在77K常压下,H2和D2吸附量可分别高达183和205cm3/g),且显示出优异的D2/H2分离性能,基于IAST计算的D2/H2吸附选择性在77K时达1.78。77K下的动态气体穿透实验进一步证明,该框架可以在高通量条件下有效地分离出重氢同位素并将其储存在孔内。研究表明,在微孔材料中引入强吸附位点,同时控制孔径大小,可实现D2/H2的高选择性吸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Nano Research(10.1007/s12274-019-2571-9)上。


http://www.cas.cn/syky/202006/t20200624_4751010.shtml